【心理】聆聽的力量:社會支持篇前些日子受「聆森Listen」學生團隊的邀請,去幫他們做森耕(多元陪伴)計畫的引導員培訓。他們作為第一線的大學生,發現這個世代的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需求日增,但礙於一些困境,學生有時難以獲得適切的支持,也讓他們去思索怎麼打造成一個如森林般緊密相繫、共感共伴的校園支持網絡。5d ago5d ago
【觀後感】深度解析《Kpop獵魔女團》︳接納你自己最真實的樣子Netflix《Kpop獵魔女團》最近在全球爆紅,你也入坑HUNTRIX或Saja Boys了嗎?結合了Kpop偶像文化與奇幻獵魔故事,再搭配好聽又catchy的歌曲,瞬間掀起一波討論熱潮,還有不少人用不同國家語言來二刷、三刷,甚至讓許多人成為了「獅蹤人口」(意指Saja…Jun 28Jun 28
【讀後感】《為什麼你有情緒?》─學習接受、容許與放下三步驟來調適情緒你是怎麼看待自己的情緒的? 是敵人,還是盟友?是欲除之而後快的對象,還是想細心呵護的寶貝? 在臨床工作中,許多個案談到情緒都是:「心理師,你可不可以幫助我不要有XX情緒,我覺得很難受。」可惜的是,當他們越不想要有XX情緒時,反而那個情緒卻也勒得他們越緊。May 14May 14
【艾瑞克森】艾瑞克森取向在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發展危機運用:創造正向自我認同的狀態地圖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艾瑞克森(E.H.Erikson)在心理社會階段發展理論(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中將生命週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其中,自我認同是青少年期(十二至十八歲)最重要的發展任務。May 1May 1
【生涯】生涯選擇的關鍵時刻:運用生涯決策模型來幫助選擇理想人生三月是許多高三的學生與家長,還有申請研究所的大學生們煩惱與焦慮不已的時刻,也有些學生會把自己想要申請入學的學校科系PO上社交平台,來徵詢廣大人生前輩們的意見,幫助自己做判斷與決定該怎麼做選擇。而要「選校還是選系?」一直是大家常見的生涯選擇難題,特別是這可能關係到未來的人生走向與職…Mar 15Mar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