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一個心理師是怎麼鍊成的?

--

最近陸續接到「教育丸子」與「心理師想跟你說」的Podcast邀請,想多了解臨床心理師或學校心理師的相關內容,在準備回答提問的過程中,除了感受到大家對於心理學的熱忱與對心理師的好奇,也老兵話當年的想起,過去在心理系一路念上來的求學階段,其實沒有太多機會跟一線的實務工作者有太多接觸,當然更沒有辦法真實了解心理師的工作與生活到底長什麼樣子,然後就誤打誤撞的走到現在。

秉持著生命設計訪談(Life Design Interview)的理念,讓對於心理師工作有興趣的人有機會來個原型對話,可以聽到作為心理師是如何工作與生活的故事,可以試著體驗看看當心理師的感覺,然後回頭再想想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樣態,不論是更為定向,或是決定轉彎,都可以減少消耗更多的資源與成本,也不用頭都洗下去了,只能痛苦的把剩下的部份洗完。

這篇文章大概就是基於這樣的概念開始,如果你對心理師的工作好奇,或是還在猶豫要不要讀心理系、當心理師,那麼這篇文章就很適合你,準備好了的話,那我們就開始吧。

我是如何踏上這條不歸路

回想踏上心理師這條路,其實充滿了意外性與確定性。我大概是大學面試教授看過的第一千個說:「我從小就對別人的心理與行為感興趣,也會閱讀很多心理學書籍。」的人。我的確是從小就很喜歡看一些反社會人格或是身份解離的書,所以我看更多的反而是偵探或驚悚小說(教授們對不起),看到父母都曾覺得我怎麼一直看一些奇怪的東西。但喜歡看大大偏離常態的人類心理與行為樣態,或許奠基了我對臨床領域的好奇。

由於對心理學一直感到好奇,也讓我在高中選組之前,就已經默默決定如果選3類組的話,就會以心理學系為目標來努力。只不過,我最後因為物理與化學太爛,決定還是要選擇社會組。也因為選擇社會組,我把生涯目標很自然的改成法律學系,唸心理系的這件事也就被我給擱置了。

沒想到老天就這麼開了我一個玩笑。我們學校在繳交推甄申請資料時,會依據校排名做分流,分成三個時段要去送件,而且錯過自己的時間,就要等所有人都繳交選擇後,才能撿剩的。那天早上我一如往常的趴在桌子上睡覺,很安心的覺得如果大家要去交件的話就算不會揪團去,至少也會是一陣騷動,所以我那天睡得相當甜。直到第四節游泳課時,大家趁著在泳池裡邊嬉戲邊討論,這時我才晴天霹靂的發現:「我錯過了時間!」當然,搶手的法律系名額,一下就被填光了,連狗骨頭都不剩。只是天無絕人之路,沒想到詠春名校居然在約莫800多人的學校都選過一輪後,心理系還有剩一個名額,我就毅然決然的決定投了。

那時對於「心理師」這個職業的認識幾乎為零,只透過電影(如:心靈捕手)或是書籍的描述,覺得「心理醫生」都是像佛洛伊德那樣的配置,有個病人躺在椅子上,然後治療者坐在身後邊聽邊分析。記得面試時一樣大言不慚的說佛洛伊德怎樣怎樣,台前的面試官們則偷笑成一片。

直到真的進入到心理系,聽見學長姐的分享,才感受到文化衝擊,發現佛洛伊德在心理系裡面地位沒有那麼崇高,還有台灣其實沒有「心理醫生」,而是分成「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謎之音:當時到底是在多無知的狀態下進入心理系?),也聽到臨床與諮商最大的差別就是臨床會接觸到更多非常態的個案類型,而諮商則更以全人發展為主。
(想知道更多臨床與諮商的差異,可參考:https://headshrinkerspocket.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_13.html

有歐巴桑心態的我,除了因為更好奇臨床個案外,也因為聽到精神病(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是臨床可以介入但諮商不行的,所以感覺還是臨床比較划算,就轉向以臨床心理師為職涯目標。所以整個過程相當的直線思考,覺得唸心理系的出路就是當心理師,又因為唸臨床似乎比較划算,就想當臨床心理師。

現在想想覺得有些可惜,大學階段有一大部份的心力都擺在如何「推上臨心研究所」這件事上(要考取臨床或諮商心理師證照,規定要相關的研究所畢業才有資格,換句話說不管大學唸什麼,重點反而是研究所得是臨床或諮商所才能考照),所以包括努力的拿到大專生研究計畫,努力的做計畫,還有拼成績跟拼推甄,反而不是太有機會去探索其他領域,了解不同的學科內容,目標太明確且太早確定雖然讓我免除了相當多的生涯探索煩惱,卻也讓我沒有機會為自己去做不同的探索。

順利考上研究所後,進入了第二波需要職涯定向的時刻。由於不同教授的研究領域不同,要選擇不同教授當老闆,自然也要部份確定自己想要持續鑽研與投入的領域。因為我知道自己對小孩相當沒轍,加上當時又對犯罪心理很感興趣,也很自然的選取「成人領域」當作接下來的道路。

成為一個臨床心理師會有兩個最大的門檻,其一是考上錄取率約莫只有2%(不知道現在是更低還更高)的研究所,另外一個就是要完成「一本論文」。做論文有多辛苦就不提了,但有一群可以互吐苦水的支持團體,還有很罩的同儕或學長姐,可以很大部份的決定做論文過程的痛苦程度。考照這件事相較之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許多人都是在論文完成後,才全力衝刺約莫一個月,然後大都是有驚無險的考過。

在正式當上心理師後,才開始切身體會到要找成人精神科的工作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也發現心理師還有相當多可以投入的領域,像是:安寧、神經、司法等等,有點像是醫生的次專科,心理師也需要去選擇想要往哪個領域再持續的鑽研。但現實還是殘酷的,有時「想要」跟「能」不一定會劃上等號,有時礙於生存不易,仍究得在生活中做出一些抉擇,這也是我突然又轉一個彎的原因,從醫院離開,去到了學校。

校園心理師甘苦談

作為臨床心理師,一直以來的工作場域大多是以醫院為主,校園的生態與狀況是相對較陌生的,要面對的挑戰及所處的困境也都相當不同。

有時我會覺得大學的諮商中心像是戰地醫院,從單純到複雜,從簡單到困難,各式各樣的疑難雜症,都要在第一次接觸時,快速去理解、評估及做出判斷。但在醫院往往有精神科醫師或是護理師擋在前面,就算要去跟病人接觸之前,也大多有病歷可以查詢,或是透過轉介單推敲病人可能的狀況,事先預作準備,有些時候就會像是在開箱一樣,不知道今天會開出什麼。

在諮商中心除了跟醫院一樣要接初談、做諮商、做測驗、帶團體之外,有更多的行政與一、二級預防的業務,像是要辦理心理健康促進的相關活動(主要是辦演講,我也嘗試過做策展、推辦心理友善空間),還有服務學習課程、自殺防治守門人課程等,另外,在新生剛入學時還會有新生普查、新生入門書院的人際團體。當然,在學校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其他工作,會讓人覺得:「心理師竟然還要做這個!」,像是要辦理各種修繕改建工程,或是網路管理、工讀生管理。此外,緊急事件的處理或是持續的個管追蹤,也是在醫院時較少接觸到的部份。

大體來說,在學校會需要做更多的行政業務,有時會有這跟自己專業關聯的認知失調感,有時其他單位或上層長官可能不是那麼清楚心理師的功能與限制時,也會有些錯誤理解或太過理想的期待,怎麼去做溝通與協調,讓其他人知道可以怎麼一起來合作,也會是需要去努力的。所以在校園工作很像在坐雲霄飛車,會依照社會、學校與學生的脈動而千變萬化,有刺激、有緊張、有好玩、也有想放聲大叫的各種時候。

而在校園心理師工作裡,由於很常需要陪伴學生去度過各種艱難的時刻,更常也更能夠看到學生從狀況很不好到越變越好的過程,就如同在看美麗的日出,從天空一片漆黑,太陽由遙遠的海平面微微升起,海面開始被染上粉橘粉橘顏色的那個時候,會覺得一切等待的辛苦都值得了,助人的成就感與最美的地方也是看著個案有一點一滴的改變。

回顧在懵懵懂懂的踏入校園,接受不同文化洗禮後,發現校園心理師比起醫院心理師更需要直接站在一線面對很多事情,加上大學更像是一個小型(?)社區,因此具備好的系統觀、個案管理能力、及跨單位合作能力都能夠讓工作可以更順暢,也能夠更好的幫忙到學生。當然,在學校時,也會更常需要去hold住一些比較有緊急狀況的學生,所以包括自己的心理調適、相關法規與程序也都可能要更清楚,才可以不焦慮又更知道在什麼情境下做出對個案最好的幫助與判斷。

心理師技能樹如何點選

在作為心理師的職業道路上,我似乎非常明確,但在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心理師,我卻不時會感到茫然。由於心理師在不同的場域工作、面對不同類型的個案、運用不同的心理治療取向,會造就很不同的技能選擇,但技能點是有限的,怎麼依照自己的人性觀、改變觀與興趣去做點選,會是值得好好思考的部份。

以事後諸葛的方式,去想像自己如果重返學生時代,會想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想要以哪種心理治療取向為根基,以及想要投入在哪種心理疾病類型。也許是多接觸一些廣泛介紹心理治療取向(如:諮商與心理治療)、心理疾病類型(如:變態心理學)的書籍,或是去閱讀不同的心理治療大師的自傳,看看自己跟哪個治療大師或治療取向更能夠感到共鳴或更認同,然後就再以那個治療大師、取向或是疾病類型,繼續延伸閱讀、了解更多相關的部份,再更鑽研下去。當然,多去參加不同的心理類課程或工作坊,也是可以讓自己去感受會被哪個取向吸引並想進而達到認同的方式。

此外,如果要在社會上好好生存,心理師也需要具備核心心理技能之外的其他能力與獨特性,像是事務處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演講能力等,而如果要進入到社區,作為行動心理師走跳,甚至是開諮商所、治療所,行銷宣傳、經營管理能力如果都可以有所涉獵的話,都可以讓未來發展不那麼焦慮一點。

因此,怎麼透過在學生時代還有相當多的資源與管道,可以去諸多嘗試、探索,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培養想鑽研與提升的其他能力,然後持續的打磨,讓這些都有機會變成未來自己的特色與風格,還有在過程中不怕失敗的多去體驗,一切就都會在未來從點到線到面,最後開花結果。

所以我自己還滿慶幸的是有努力的拼了一個雙主修,也有持續不斷的在臉書寫東西來騷擾朋友,這都在後來成為個人的一種特色與利器,只是如果可以的話,會想再做更多跨出舒適圈的嘗試與挑戰。

最後,不時會聽到「要從事心理師這份職業需要具備什麼特質呢?」的問題。當然如果有具備某些能力,或許是可以讓焦慮或挫折的過程稍微不要那麼強一點。同理心還是最基本的,有願意理解與尊重他人的想法與感受,想要幫助他人及與人連結的態度,會能夠更進入與個案的工作中。而情緒韌性可以幫助自己在面對自身情緒時知道如何與之相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消化與轉化,並能夠面對挫折以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思考轉換的彈性則能夠幫助自己做注意力的轉換,可以不會困在某個視角或情緒上,也更可以保持開放的態度來接住個案的東西。

不過,其實不同特質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適合當心理師的方式,找到自己能用來助人的「禮物」(可能是各種的能力、特性),往往也可以慢慢發展出自己的風格,讓頻率相近的案主受惠。所以找出自己的獨特禮物,往往這會是揉合你自己的個人風格、治療改變觀以及其他能力的獨特產物。而我也還在努力中。

--

--

洛奇心理師雜文集

李炯德臨床心理師 @ 初色心理治療所 | 經營有FB粉專「心理師的深夜學堂」http://www.facebook.com/psycampus/ | 講座或相關合作邀約歡迎來信聯繫:lnjpsycampus@gmail.com